“大数据+人工智能”催生公众参与科学

科技 2023-03-12 08:31:46
9阅读

本文转自:文汇报

“大数据+人工智能”催生公众参与科学

“引力透镜搜寻”公众科学项目在沪启动,新的研究方式正在兴起 ■本报记者 沈湫莎

这个周末是国际天文馆日。昨天,上海科技馆与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共同向公众发出邀请:加入引力透镜搜寻项目,在数千万个星系样本中寻找高质量的强引力透镜,用于研究宇宙中的物质分布、约束哈勃常数、宇宙学常数等问题。

和大部分公众科学项目一样,参与“引力透镜搜寻”的方式非常简单。登录项目主页,通过识别能力考核后,就能接收系统发送的星空图片,选择“是”“否”或者“不清楚”,即可参与天文研究。这是继2015年上线的“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后,我国天文领域第二个公众科学项目。专家表示,我国已具备实施公众科学项目的土壤,即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和大批高素质网民。

美与稀有,寻找引力透镜的理由

何谓引力透镜?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楠介绍,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光线在经过大质量天体时会发生弯曲现象。如果有两个天体恰好位于我们的视线方向,当背景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前景天体时,会受到前景天体引力场的作用而发生会聚。这类似于透镜成像,故名“引力透镜现象”。

具体而言,如果前景星系的质量足够大,引发的时空扭曲足够强,那么该星系就相当于在宇宙中创造了一个放大镜。这样,原本位于后方的微弱星系发出的光,就会被前景星系的引力透镜效应放大,进而从不可见变为可见。

为何选择引力透镜作为公众科学项目?李楠表示,一是因为好看,二是因为稀少。引力透镜呈现的状态千奇百怪,比如,有一种奇观叫做“爱因斯坦环”,这是后方星系被前景星完全遮挡,后方星系的光从前景星系周围折射放大出来的状态。强引力透镜的科研价值很大,但它们极其稀少,大多数集中在星系和星系团尺度上。据统计,平均几千个星系中才可能存在一个高质量的强引力透镜。

数据爆炸,科研亟需大众“慧眼”

为何要让公众参与到科学研究之中?为何天文学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头?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科学工作联合中心主任刘继峰说,近年来,天文学开始从对单个天体的精细观测转变为大天区的巡天观测,新的观测方式带来了海量数据,如何存储、分析和呈现这些浩如烟海的数据,成了天文学家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郭守敬望远镜(LAMOST)每年产生10TB数据,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每天产生50TB数据,平方千米射电望远镜阵(SKA)每秒就可产生50TB数据。

“大数据时代,我们要找到更多的强引力透镜,需要公众的参与。”李楠在演讲中说。2010年后,第三代巡天望远镜项目陆续投入使用,为天文学界提供了数千万个星系样本,其中可能包含几千个高质量的强引力透镜。在海量的星系中找出强引力透镜系统,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于是,人工智能和基于大众科学的透镜查找成为新的主流科研方法。利用机器学习技术,科学家已经在多个巡天项目中找到2000多个高质量的透镜候选体,公众参与也给天文学界提供了不少候选体。

目前,公众登录引力透镜搜寻公众科学项目(LENSFINDER)网站主页,即可利用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算法程序,从来自全球的真实宇宙图景照片中,分辨是否存在引力透镜现象。上海天文馆展教中心网络科普部部长施韡透露,未来,引力透镜搜寻项目还将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巡天空间望远镜(CSST)的科学发现提供助力。CSST的巡天模块效率是哈勃空间望远镜的300倍,其全周期预计将产生50PB-60PB(1PB=1024TB)的科学数据产品。

从聆听到参与,科普迈入2.0时代

在李楠看来,引力透镜搜寻项目的启动,意味着科普从1.0时代迈入了2.0时代,公众不再是坐着聆听科学家传授知识的听众,而是主动参与到科学研究中来,甚至会影响科学发展的进程。

“星系动物园”是公众科学领域的老牌明星项目,其志愿者工作成果著成的科学论文已有多篇,也涌现出普通公众观察星系获得的重大发现。例如,2008年8月,一名荷兰天文爱好者、小学教师汉尼·范·阿克尔在充当“星系动物园”工程的志愿者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气态天体,这个天体中间有一个洞,可能是一种新型天体。经研究,它被命名为“汉尼的天体”。

我国首个天文公众科学项目叫做“公众超新星搜寻”,该计划的参与者不仅贡献计算资源,也直接参与搜寻工作。该项目启动以来,已累计发现超新星及河外新星候选体32颗。去年,一位10岁男孩发现了两亿光年外的疑似超新星。

如今,公众科学项目早已不限于天文学领域。以公众科学平台SciStarter为例,目前有2000多个项目在全球开展,类别包括生物学、生态与环境、医疗健康、社会科学等各领域,甚至还有“识别莎士比亚手稿”的项目。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精选推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