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匠人”先行

头条 2023-01-10 12:39:02
10阅读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

创新引领“匠人”先行

——记“济南工匠”陈书利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努力钻研职业技能,靠着学习和创新,凭着专注和坚守,在各自领域追求着工作的极致,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着精彩的人生。2021年度“济南工匠”、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平阴县供电公司检修工区变电检修班副班长陈书利就是其中一员。从事电力行业生产一线变电检修25年,他用职业精神谱写工匠人生,夯实着电网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善攻坚的“陈大拿”

陈书利在变电检修岗位上一干就是25年。如果没有更高的追求,平平淡淡地工作、生活,也相当不错。然而,这不是他的性格。“人可以没有学历,但绝对不能没有知识。”陈书利说。

刚分到变电检修班时,陈书利受理论知识限制,处理简单的日常工作都很吃力。面对供电设备日新月异的现代化更新,他深知要成为优秀的变电检修工,最需要的是学习。为此,他花费千余元购买各类检修专业书籍,并坚持每天晚上学习到深夜。几年下来,他所做的学习笔记达30余本,并自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全部课程,顺利拿到了山东农业大学的本科毕业证书。他还考取了变电检修技师、中级工程师职称、电力安装工长、国家机电专业一级建造师等资格证书。

在不断学习的同时,他还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只要设备故障不消除,我就不下班。”凭着这股子“韧劲儿”,几年下来他对所有设备了如指掌。通过对设备的故障分析,他总结出了一套简单实用的变电设备故障排除流程、变电检修现场作业标准化工作流程,并提炼出标准化检修“三字经”、检修现场安全管控“小口决”。在工友眼中,他是名副其实的“设备维修专业户”“变电检修现场安全专家”。

有一次,陈书利在工作中发现,常规检修需要把变压器油释放至蝶阀油面以下,仅充放油的时间就占检修停电时间的一多半,他开始琢磨,是否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于是,他多次带领“汇智”QC小组的同事们到现场勘察,并提出突破“传统大量充、放绝缘油检修”思维定式,采用本体抽真空更换蝶阀的施工方法,使检修时间缩短了5个多小时。

25年来,他主持并参与完成36项大型变电站新建、技改工程,369项小型安装、检修、试验项目,安装、检修、维护、试验变电设备6000多台次。同事们都亲切地称他为“陈大拿”。爱创新的“土工匠”

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平阴县供电公司,陈书利还有个外号叫“土工匠”。因为他文化程度不高,搞的发明似乎也不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东西,却往往非常实用。

2013年,变电检修班有一次在更换电流互感器时,因中置柜内空间狭小,更换时需至少2个壮小伙抬举着30公斤以上的电流互感器才能完成安装,工作强度非常大。看到这种情况,陈书利提出是否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这种传统作业方式改进一下?“多少年了,咱们都是这样安装的,就在这么小的中置柜里,你还想又省时、又省力,别异想天开了!”同事说。

但陈书利没有放弃,连续几天他一上班就钻进创新实训室,查阅大量资料。他发现传统提升工具大多为液压原理,很笨重,于是他大胆提出采用丝杠原理自己制作提升工具。接下来,他就像一个车工、一个铁匠,倔强的身影每天忙碌在实训室、加工车间。终于,他发明的“中置柜电流互感器安装用辅助装置”首次试验成功。工具整体轻便,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大大减少了检修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中置柜电流互感器安装用辅助装置》获2018年山东电力专利奖二等奖,同时生产的辅助装置产品推广到系统内外多个单位使用。

自2008年以来,陈书利带领的变电检修班“汇智”QC小组4次荣获“山东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同创”创新实训室“孵化”多项创新成果,获得6项国家发明专利、8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成果入选2016年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创新成果转化目录、1项成果入选2017年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创新成果推广目录,14项QC成果中获得济南市质量管理成果一等奖8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个。2017年、2018年,变电检修班连续2年被济南市总工会授予“创新型班组”称号。(本报记者王希涛)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精选推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