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县委大院》里的基层干部说开去

娱乐 2023-01-04 06:21:38
13阅读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近日,热播剧《县委大院》收官,这部描写中国基层治理生态的现实主义题材剧集,自播出起便引起观众的热烈讨论。该剧将视角投向以县委书记梅晓歌为代表的基层干部群体,在招商引资、污染防治、土地流转等一系列基层治理场景中,讲述了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增加了人们对三农对基层的理解,也引发了我们对新时代如何做好基层工作的思考。

上接城市,下启乡村,县域作为国家治理的“接点”,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剧情一开始,主人公梅晓歌临危受命,接下了光明县县长这个“烫手山芋”,刚一上任就要处理前任县长留下的虚报经济数据问题。后续剧情里,不仅要对接市级部门完成招商引资的经济任务,还要带领县里的干部群众打好脱贫攻坚这一场硬仗,一系列治理难题纷至沓来。该剧从基层干部视角出发,展示了基层治理的繁与难。一个县,说小也小,往上数还有各级部门,要政策、要项目,都要去上级部门尽力争取;说大也大,剧中光明县人口约30万,辖162个行政村,每一个村、每一个人都要发展、要生活,工作千头万绪。然而,“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再繁再难,县域也要治理好,这是难啃的“硬骨头”,也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做基层干部首先要有这个决心和觉悟。正如剧中的梅晓歌宁肯在暴雨天等候几个小时,也要争取到项目资金,就是为了本县的发展。

除了县域治理上的难题,如何统筹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也是光明县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光明县的经济底子薄弱,经济发展任务不可谓不艰巨。面对隔壁经济强县带来的竞争压力和上级部门的不断施压,是不顾一切要经济,还是人民至上保生态保健康?梅晓歌选择了一条看似艰难但更可持续的路——牺牲眼前一时的利益,关停工厂,破釜沉舟整治污水。而在现实中,基层干部面临的这种两难选择其实也不少,并且选择可能比电视剧里更为复杂。所以也有一些“唯GDP论”“唯数据论”的基层干部,甚至在一些基层工作考核中也有这样的倾向。但无论多么难,都应始终牢记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不管面子还是里子,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倘若连基本的生态安全和生命健康都保障不了,发展的意义何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我们在做好三农工作时必须秉持的重要理念。

《县委大院》的主要背景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村里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老人和儿童很多,村里土地撂荒、无人耕种现象引人担忧。既要脱贫致富,又要解决土地撂荒问题,为未来的粮食安全打好提前量,单靠一家一户单打独斗肯定不行。这时候就需要基层干部、乡村能人出面牵头,把大家拧成一股绳,抱团一起干。剧中,梅晓歌让小农户把土地流转出去,搞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耕种效率,吸引年轻人回来创业,让农民种粮有钱赚,保障了粮食生产。这从侧面反映出,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基层干部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除了县一级干部,《县委大院》还将镜头对准了村干部。他们活跃在乡村建设的一线,需要直接面对群众,需要切实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更要多听农民说话,这里的“听”是不打折扣倾听,听农民的意见,听农民的诉求,要入耳、入心,而不是走走形式完成任务了事。剧中有村干部在鹿泉乡打造了“围炉夜话”平台,在晚上农闲时,将村“两委”干部和村民聚集在一起,消除村里的矛盾纠纷。其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执行中却走了样。有的农民刚忙完一天农活,饭都没吃,换身衣服就得赶到会场;有的农民明明问题没得到实际解决,但却要在领导面前装作已经解决的样子;驻村干部每天围着农民“打卡”,有时不仅没达到服务目的,反而成为群众的负担和打扰。剧中村干部的遭遇与做法也再次在现实中为我们敲响警钟,农民的事情糊弄不得,做好三农工作,形式主义要不得。村干部任务繁重,更需要少些“套路”,多做些实事。

《县委大院》虽已收官,但剧中呈现的基层干部生态,却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留下了许多思考。做好基层工作,需要梅晓歌这样将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跟得上时代发展变化、敢于担当作为的领导,既能顾及群众眼前利益,又能着眼于未来长远发展。做好基层工作最注重实效讲究实际,群众看干部,不仅听你说了什么,更看你干了什么。尤其是在乡村快速发展变化的进程中,基层干部更要做到一个“实”字,把群众的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精选推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