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雁:海口金贸街道里一只特别的“飞燕”
本文转自:南海网
随着三亚市防疫工作的深入开展,防控形势也牵动社会各行各业爱心人士和广大家庭的心,全市妇女姐妹积极投身抗疫工作,闪现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巾帼“志愿粉”凝聚起了“她力量”“家力量”,齐心协力,以自己的行动和方式支援疫情防控。
44岁的柯雁是海口市龙华区金贸街道工委委员,分管组织、人事、党建、政协、统战、侨联、关工委等工作,兼任金贸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对外协调组长。

2岁时,由于高烧不退,柯雁罹患小儿麻痹症,产生后遗症,童年很多时候是父母带着她奔走在各个医院,左下肢萎缩,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跑步。但从小她就很自立,始终乐观面对生活,即使是这双不一样的脚,她依然学会了骑自行车、打羽毛球。她从小品学兼优,经过努力考取了海南大学英语本科。毕业后,她在基层多个岗位服务历练,曾在昌江黎族自治县教育局从事英语教研员工作9年,2009年考取昌江县乡镇公务员,协助县红十字会开展第五轮全球基金疟疾项目;2015年调任海口市龙华区金贸街道办事处。2008年,荣获海南省教育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同年被中国红十字总会授予红十字志愿者之星荣誉称号。2016年以来,多次获评龙华区、海口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今年8月疫情以来,柯雁长时间奋战在抗疫一线。早上天微亮,她就悄悄出门,晚上回来时家人都已进入梦乡,平均每晚只睡4个小时。但她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保持着一种亢奋的状态,有时困得眼皮都睁不开了,就洗把脸再继续工作。街道办公室和指挥部设在五楼,没有电梯,对于常人来说再平常不过,但对于脚部有残疾的她来说,却是不小的麻烦,左脚无力抬太高,只能一级台阶一级台阶上,右脚放平了,左脚勉强撑起来和右脚平行,再继续,每爬一层楼就要停下来休息一下。虽不能像别人一样健步如飞,但她这只“飞燕”依旧尽自己最大努力全速赶往每一处需要她的地方。

作为志愿者、信息员的组长、党员先锋队队长,柯雁每天要提前把9个社区各核酸点位上千名工作人员安排好。除了提前对接市直、区直的下沉党员志愿者,还要及时发布招募令,单单她自己担任群主的志愿者群就有10个。“疫情就是命令,接到指令就出征。”8月13日凌晨2点,她突然收到为滞留海口旅客服务的工作任务,凌晨5:30,即赶赴君华海逸酒店作为街道一级的服务专员配合市直、区直专员服务滞留旅客。她的任务就是快速了解酒店滞留旅客情况,摸清底数,帮助解决旅客的出行问题。旅客们因滞留情绪不稳定,她一间间客房逐一“扫楼”登记旅客信息和需求。本就残疾的脚更痛了,但她不抱怨一句,依旧以暖心笑容敲开每间客房。这期间,经受过旅客的指责和误解,但作为服务专员,她快速应对旅客的诉求,安抚旅客焦虑的情绪。英语专业的她面对外国旅客也毫不怯场,沟通交流无障碍。她把最敬业的姿态留给工作,把最温柔的服务留给旅客,收获了旅客们的一致好评和感谢。




虽说在酒店是专员,但身为金贸街道工委委员的柯雁还同时兼顾街道等其他多项工作。小区突发状况时,她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信息员到位前,她就化身信息采集员。最近疫情平稳,核酸检测工作趋于常态化,可志愿者团队也进入用人荒。社区工作人员的辛苦她看在眼里,一到周末,安排好点位的工作,就悄悄跑到缺人的点位上充当信息采集员,一干就是几个小时,衣服都湿透了也坚持到最后。



柯雁的母亲72岁了,罹患胃癌做过手术,孩子的爸爸在外地,9岁的女儿全靠年迈的母亲照顾,忙于工作无暇分身的她深感愧对母亲和女儿。柯雁也想做个孝顺的女儿、温柔的妈妈,但每当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工作任务找上她,对家人的依恋和愧疚也只能深埋心底,她知道,身为党员、基层干部,等待她的不只有家庭,更有肩上重任。
原标题:志愿粉在行动(二十三) | 柯雁:金贸街道里一只特别的“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