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一综合实力升至全球第三,但还面临这些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支撑,上海在这方面要当好龙头,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任重而道远。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必须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构建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全面提升科创体系效能,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成效与不足
近年来,上海持续强化战略谋划、体系化构建能力,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科技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在英国《自然》杂志发布的《2022自然指数—科研城市》中,上海从2020年的第5位升至第3位,超过波士顿都市圈和旧金山湾区。二是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取得新进展,在沪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快构建,李政道研究所等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加快集聚发展。量子信息、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新一代人工智能等一批基础研究的重大项目任务加快布局,一批未来科技龙头企业加快成长。三是支撑产业创新取得新成效,持续落实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领域“上海方案”。集成电路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生物医药领域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创新和治理能力加快提升。四是创新活力持续增强,科技企业队伍不断壮大,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2万家,科技创新人才加快集聚,浦江创新论坛、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等创新创业品牌活动影响力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企业主体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对标深圳,上海在企业创新总体格局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从数量上来看,深圳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3万家,上海1.9万余家;从质量上来看,2022年深圳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高达94%,其中华为(195.3亿欧元,归母公司计算)和腾讯(71.9亿欧元)两家企业的研发投入之和就超过上海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总量。
二是上海顶尖科学家和顶尖科创人才仍不足。在高被引数量方面,2022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显示,美国仍是全球顶尖科学家集聚地,其高被引科学家人次全球占比高达38.3%,中国内地占比16.2%,上海高被引科学家虽然已上升到117人次,但与国际一流城市相比仍有差距。另一方面,重点领域的创新人才成长后劲不足。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8年来评选出的全球280位35岁以下优秀科技创新人才中,上海仅有1人入选。相关调研数据显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十四五”人才需求总量约100万人,而目前上海高校每年培养三大产业人才不足2万人。
三是开放的广度、深度和国际合作存在不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方面尚未全面与国际接轨,对优质创新资源的集聚和配置能力亟待提高。在复杂国际形势下,美国对我国高科技领域实施“小院高墙”式精准打击,收窄科技创新外部交流合作渠道,上海进一步集聚全球科技创新人才、技术、信息资源的难度不断增加。
从四个方面加快构建科技自主创新体系
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着力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聚焦企业孵化培育、赋能服务、协同攻坚、生态营造等四个方面,解决好“动力在哪里”“指挥棒如何用”“生态怎么建”等关键问题,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形成合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创体系。
一是着力构建在沪战略科技力量体系。
持续壮大在沪国家实验室体系、高水平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这四支力量。加快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建强做优高能级创新平台,布局建设新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和做强一批引领前沿科技方向的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鼓励开展重大科学问题带动的跨学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大力培育科技领军企业,鼓励科技领军企业强化整合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能力,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二是着力优化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人才布局。
培养集聚全球科技领军人才,聚焦“高精尖缺”实施海内外顶尖人才引育工程、科技领军人才队伍提升工程,加快形成战略人才力量。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全周期、全链条培育,持续完善分阶段分谱系的人才资助体系,提高重大科技任务青年人才参与比例,加强基础研究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外国人才服务水平,加大外国人才政策举措改革突破力度,集聚更多在沪外国科技人才。
三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优化科技企业全链条培育支持体系,支持各类企业更好发挥“出题者”作用,引导企业更多投入和参与科技创新,推动创新各阶段的有机贯通和有效加速。构建高能级孵化培育体系,加快建设龙头孵化基地和开放创新平台,完善科技企业开展底层技术和硬科技研发的支持机制。构建全链条赋能服务体系,打造“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加速服务机制,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四是完善多元化的创新投入。
构建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共同投入的科技金融支持机制。促进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畅通科技人才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双向流动渠道,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长期资本与硬科技产业高度匹配、高效对接,引导天使投资人、创业投资机构、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等,投向底层技术和硬科技研发的本土初创企业,着力营造科学家敢干、资本敢投、企业敢闯、政府敢支持的氛围。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经济和金融委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