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税务联合制发非税收入缴费指引
本文转自:中国税务报
本报讯(牟寒素 记者贺艳)近日,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四川省税务局联合制发《川渝非税收入缴费指引》,梳理了由川渝税务部门负责征收的5类29个非税收入项目的有关业务标准和缴费事项,为两地缴费人提供了一份非税收入政策和缴费指引。
《指引》按照社会事业类、土地出让类、资源资产类、电力能源类、城市管理类5大类,对29项非税收入逐项归集了征收范围、缴费主体、征收方式、征缴计算、申报缴纳方式、主要优惠政策、滞纳金(违约金)规定7个方面的重点内容,针对不同缴费人的实际需求,明确谁要缴、怎么缴、缴多少的问题。
非税收入是除税收收入以外,由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国家权力、政府信誉、国有资源(资产)所有者权益等取得的各项收入,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目前,四川税务部门负责征收的非税收入有27项,重庆税务部门负责征收的非税收入有25项,涉及数量多、内容杂,两地税务征收项目还存在一些差异。
“在前期实地走访调研中,部分缴费人尤其是在川渝两地均有缴纳义务的缴费人,反映查询非税收入政策相对不便、全面准确掌握有一定难度。”重庆市税务局非税收入处处长庞冬梅表示,针对这一情况,川渝两地税务部门联合编制《指引》,对两地非税收入政策、办事流程进行梳理比对,以表格形式在《指引》中对相同的政策内容进行合并,对存在差异的部分并排列明,尽量做到内容全面、清晰明了。川渝两地缴费人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照需要申报缴纳的非税收入,查询政策和办理流程等。
在缴费渠道方面,目前,川渝两地的缴费人可登录重庆市或四川省电子税务局线上申报缴纳,也可以前往当地办税服务厅申报缴纳。
川渝税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精简办理流程,优化缴纳方式,让非税收入申报缴纳更便捷、政策享受更省心。同时,积极拓展重庆市、四川省电子税务局“川渝通办”功能,推动尽快实现川渝两地缴费人非税收入线上“跨省通办”,持续提升川渝缴费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