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客服需“治一治”
本文转自:昆明日报
实时关注
智能客服需“治一治”
□弘 凯
近年来,一些商家为降低用人成本,纷纷推出智能客服电话、在线文字客服“智能化”。这本来是好事,是时代发展的表现,但不少“智能客服”徒有虚名,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甚至“答非所问”“不解人意”,闹出不少笑话。“伪智能”“不智能”的情况很普遍,让消费者心烦。
为什么会这样?有商家推出智能客服,目的不是为了消费者,而是为了回避消费者直接维权投诉而设下障碍,比如在网购商品退换、机票退改签、手机改套餐等消费场景中,“智能客服”往往就是一个摆设,按操作提示,“智能客服”根本不能理解“语义”。无论你打多少电话,还是转到“智能客服”,你说郁闷不?
本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日益成熟,“智能客服”应该更智能,线上服务更人性化,充分考虑消费者习惯,便于使用,但部分“智能客服”根本没法操作,这儿不卡,就是那儿出故障。比如老年人办理手机业务,半天办不好,远远不如以前的人工服务。
“智能客服”是技术进步的产物,但一些智能产品技术水平低下,完全达不到客服要求。当前“智能客服”技术水平和应用千差万别,服务流程和服务内容缺乏统一标准,相关部门应设置技术与服务标准,强化监管,立足于具体应用场景,回归“以人为本”宗旨,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进一步改善消费市场环境。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