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突破!“人造鱼”问世,能游108天,对付心脏病有了新思路?
本文转自:大洋热讯
据科技日报报道,近日,美国哈佛大学与埃默里大学研究人员进行合作,成功制造出“人造鱼”。这一研究成果十分鼓舞人心,心脏病相关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如果研究人员可以在造出“人造鱼”后,尝试制成供人类使用的人造心脏,人类在医学领域将取得重大突破。

这种“人造鱼”是如何被科研人员制造出来的呢?原来,研究人员以人体心肌细胞为原料进行研究,将人工部分与生物部分进行巧妙结合,使造出的“人造鱼”能够进行正常的心肌收缩,实验表明,这种“人造鱼”可以在水中游动超过100天。
首先,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斑马鱼的外貌特征和运动形态制作出一款人造斑马鱼装置。人造斑马鱼的尾鳍两边分别有一层肌肉细胞。紧接着,研究人员将机械电信号和自动性这两个心脏功能性调节特征顺利移到人造斑马鱼装置内。肌肉正常收缩,鱼儿才能在水中游起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利用外部光基因对“人造鱼”进行刺激,两侧肌肉细胞相互配合,一边伸展时,另一边就会收缩,这样一来,人造斑马鱼就实现了自由游动。

实验表明,该“人造鱼”在水中自主游动了108天之久。那要如何让它持续不断在水中活动呢?这个问题依靠肌肉收缩就足以解决,斑马鱼身体在伸展与收缩的过程中会触发机械敏感蛋白通道打开,这样一来,收缩与伸展就会持续不断地交替进行。这一研究成果显示出反馈机制的重要性。
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种人造斑马鱼还会继续“生长”。待心肌细胞逐渐成熟后,该“人造鱼”的游泳速度会得到提高。

这一研究成果意义重大,目前,科学家正致力于开发由活肌肉细胞制成的人造心脏,“人造鱼”的相关数据和理论为制造人体人造心脏奠定基础,不仅如此,相关科研突破还将推动治疗心律失常等心脏病的研究向前发展。

人造生物的相关研究近年来发展迅猛。此前,有科研团队成功造出人造水母和人造黄貂鱼。如今,美国专家成功造出人造斑马鱼,科学家们从未停下前进的步伐。该科研团队表示,我们希望在未来成功造出一颗人造心脏,可以为天生心脏畸形的儿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