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训切莫想当然行事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
抓训切莫想当然行事
■第79集团军某旅连长 向龙奇
“训练成绩出来了,看看谁又登上了连队‘龙虎榜’”“齐鑫博连续两周成为‘训练先进个人’,下周咱们可要加紧攻擂了”……公示栏前,看到连队官兵积极踊跃的样子,我心里十分欣慰。
今年年初,我被调整到一连担任连长,当时就暗下决心:“一连可是旅里的尖刀连队,我绝不能砸了这块招牌。”
为激发官兵训练积极性,我想出了“擂台赛”的招法——每天组织考核,公示训练成绩,进行张榜排名。设想着训练场上官兵们比拼训练、加油助威的场景,我不禁暗自高兴。
说干就干,当晚,我加班制作了各项登记表及配套的训练方案,随即将其在全连推行。
然而,经过两周的不间断考核和每天举办“擂台赛”,我发现官兵们的训练成绩提升并不明显,即便我大会小会强调,大家的热情仍然不高。
为什么精心设计的活动,大家并不买账?训练形势分析会上,副连长提出建议:“可以把每日公示改为每周公示。如果公示过于频繁,大家会越来越不重视,时间一长就失去了意义。”
副连长的话启发了我。会议结束后,我正在屋里思考时,刚好听到外面有人在谈论。“考核天天组织,成绩天天公布,弄得我心理压力好大”“成绩每天都差不多,能看出个啥,谁也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听到战士们的议论,我感到有些不安。原本想通过这种方式提升连队的训练水平、激发官兵的训练积极性,没想到无形中给战士们带来了这么多困扰。
由此联想到当连长以来安排的一些工作,发现很多都是未经调研论证,仅凭一腔热情作出的决定。而我对战士们真正需要什么还不是很了解,对如何保持连队工作的持续性、稳定性,也缺乏科学有效的思路方法,从而导致事倍功半。
随后,我找到连队干部骨干商量,决定每周组织一次阶段性考核,并将成绩公示栏改为“不服来战”栏,优化守擂打擂方式,并增设了“训练进步之星”。
新办法实施以来,连队训练氛围明显好转,训练尖子努力捍卫自己的“擂主地位”,其他官兵也不遑多让。曾经满足于训练过得去的几名同志,开始主动加练。
经历此事,我认识到,作为基层连队主官,眼睛不能只盯着成绩,更不能想当然行事,一定要把决策建立在客观实际、调查研究和集体智慧上,坚决防止“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没数办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