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一年转化10余项中试项目

科技 2023-07-26 06:32:35
15阅读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讯(见习记者王双双 通讯员杨运飞)近日,武汉经开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中试产线再“迎新”,华中科技大学郭新教授团队的固态锂电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进入产线搭建阶段。成立一年来,该研究院已累计转化中试项目10余项。

当下,随着锂离子电池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安全性更高、能量密度更高、循环寿命更长、体积更小的固态锂离子电池赛道迅速升温。

郭新教授团队的固态锂电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正瞄准了固态电池“风口”,是首批入驻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中试基地的转化项目之一。

历经十余年研发,郭新教授团队研发出一款新型的固态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50Wh/kg,工作温度范围在-50℃~120℃,可在极热、极冷环境下工作,样品已通过所有安全性测试。“能量密度是现有液态电池的2倍,电池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郭新教授说。

据介绍,该项目预计10月上旬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待完成中试转化和产业化后,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飞机、储能电池和消费电子等领域,极大加速我国固态电池规模化应用进程。

作为实验室研究和工业化生产之间的中间环节,中试被视为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2022年6月,武汉经开区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聚焦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等产业,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迄今,该研究院协助20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团队完成设备搬迁、新设备采购、中试生产线搭建及调试工作。

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有关负责人介绍,研究院入驻武汉经开区一年来,不仅固态锂电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迎来“量产前夜”,前期金属增材制造粉末设计制备及产业化项目、高能量密度磷酸锰铁锂复合正极项目等5条中试生产线也顺利点火、试生产。“今年底可完成14条中试生产线的搭建和运转,并产生一批高质量科研成果,孵化一批高质量企业。”该负责人说。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精选推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