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国之重器”背后充盈“青年力”

科技 2023-07-26 06:32:16
16阅读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建设“千眼天珠”,40岁以下科研人员占比70%,30岁以下的占比30%——

这一“国之重器”背后充盈“青年力”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莉莎

在川的10个大科学装置中,“千眼天珠”无疑是最“眼明心亮”的一个。

7月14日,甘孜稻城,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又称“千眼天珠”)正式开启科学试观测。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天文观测集群,稻城再添一“国之重器”。

大科学装置的意义,在于它不仅能用来探索前沿科学,还能通过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在这个极其庞杂的大科学工程背后,青年科技工作者挑大梁、唱主角,40岁以下科研人员占比70%,30岁以下的占比30%,甚至还有部分“00后”加入。

建设“千眼天珠”的攻坚之旅 青年挑大梁唱主角

2019年获批立项起,来自各领域的顶尖专家陆续来到稻城,开启建设“千眼天珠”的攻坚之旅。

一台拥有313只“眼睛”的“照相机”要做到“眼明心亮”,首先要看得清,转换成技术指标,就要对626路接收链路的幅度和相位提出非常高的一致性、稳定性要求。

海拔3800多米的高原昼夜温差大,对接收链路分系统的幅度相位漂移影响很大,需要在所有环节采取幅相一致性控制措施。

来自中国电科十六所的高级工程师马群是接收链路分系统的技术负责人。刚参与项目时,她不过35岁。她带领年轻的团队,自主研发了恒温前端,让机箱在稻城县数十摄氏度的昼夜温差下,保持恒温状态,温差不超过正负0.1摄氏度,大大增强了设备的环境适应性。

“千眼天珠”的313部天线围成一个直径1公里的圆,阵列的圆心是一个高达100米的定标塔。来自中国电科三十九所的微波首席专家王珂团队承研了定标塔上这个重要的标校天线的设计。“300多只‘眼睛’,要共用这个定标系统,要保证它所发出的电磁波到达圆环阵上每部天线时相位是几乎相等的。”王珂说,所有观测天线以定标天线为基准,位置误差要达到2毫米以内的精度。

看似容易,当爬上百米高的塔顶,问题才会凸显出来:猛烈的大风会带来天线和整个塔的晃动。天线要轻,刚度要好,风载荷要小,才能克服风带来的影响。同时,天线本身相当于一个引雷器,而整个天线阵的避雷器恰恰需要与标校天线设置于同一位置。这个标校天线,要融合馈电和结构、强电和弱电、材料和工艺等多个专业综合设计才能实现。为了让这个小小的标校天线能达到目标性能,王珂带领团队从研究到设计花了半年时间。

“青年科技工作者不仅吃苦耐劳、勇于创新,他们还普遍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受条条框框约束少,对新事物接受度高。”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阎敬业说。

投身科技自立自强与大科学工程共成长

“青年人碰到任何问题,都会首先想把问题的根挖出来,不留隐患。这样我们不但可以把望远镜做好,还为抢占科技制高点储备了人才。”阎敬业这样评价团队中的年轻人。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参与大科学工程的历练中,青年人有了质的提升。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工程师杨洋是“95后”。2020年参与项目时,杨洋刚刚研究生毕业。她从数据处理开始学起,了解各种系统参数的物理意义和分析测试方法,3年来对整个圆环阵列大系统有了清晰的认识。这段经历也影响了她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上学时总觉得发论文最重要,现在我们参与了大科学装置的建设,把‘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

从千头万绪到游刃有余,这是“千眼天珠”项目副主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研究员武林3年多来的变化。作为总体单位的现场负责人,他参与了全过程,“房子已建起来,现在是精装修。”武林说,当前的系统已能够常规监测太阳射电爆发活动,期待通过不断迭代优化功能、性能,让“千眼天珠”在更多前沿领域发挥重大作用。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精选推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