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脂脱水六分钟,湿垃圾可减重40%
本文转自:文汇报
沪上不少商场、医院采用基层群众“金点子”持续优化垃圾分类工作
抽脂脱水六分钟,湿垃圾可减重40% ■本报记者 史博臻
垃圾分类考验的不仅是耐心与态度。在上海实行垃圾分类的进程中,公共场所垃圾分类一直都是难点,尤其是今年推进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后,对公共场所垃圾分类提出了更高要求。记者这几天走访了沪上不少商场、医院后发现,管理方启用基层群众“金点子”正在使得垃圾分类更为高效。
小发明促进湿垃圾再减量
与居民区、写字楼等场所相比,医院开展垃圾分类面临不小的挑战:占地面积通常比较有限,人员流动性又大。
地处静安区北京西路的上海市儿童医院,每天接待约3000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家庭前来就诊。为此,医院在垃圾分类宣传上主打“关口前移”。
在呼吸科病区的护士台,一份“告家长书”详细写明了各种垃圾的类别和垃圾桶的放置地点。比如,湿垃圾桶放置在污洗间、病区门厅、医生办公区,有害垃圾如废旧电池可以投放到病区护士站。“病人入院时,护士长就会进行垃圾分类的宣教,从源头上提升患儿和家属的分类意识。”市儿童医院保障部副主任倪雨嘉说。
院区内,干净整洁、秩序井然,每个楼层设有指定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记者还注意到一个特别的双层桶——可过滤餐厨垃圾中水油混合物的湿垃圾桶。桶内增加了绿色夹层,底部有小孔滤水,外壳的阀门可控制排水。这是医院一名95后员工的“金点子”发明,夹层、粗过滤、释放口的设计减少了湿垃圾前置处置量。目前,市儿童医院静安院区每天产生干垃圾约15桶,湿垃圾2至3桶。
根据市绿化和市容局发布的今年上半年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综合考评结果,全市75所参评的三级医院中,有59所达到优秀水平,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市儿童医院(静安区)、静安区中心医院位列前三。
“定制版”垃圾分类房再入好帮手
综合性商圈是一座城市最具商业“烟火气”的地方,也是一面能折射出城市文明形象的“镜子”。为了做好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以此为抓手打造整洁环境,引领文明风尚,沪上各大商圈也是因地制宜、各出实招。
在静安大悦城北座2楼的自动扶梯口,有一处“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示范点”,5个可回收物桶分别回收废旧织物、废玻璃、废金属、废塑料和废纸品类。前端细分,意味着后续环节随之“扩容”。在静安大悦城地下室,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分区管理,并配备了对应的高效率处置设备。
在两网融合示范点的泡沫工作区,分拣员正处理白色泡沫箱,要先撕掉附着的黄色胶带——干垃圾,再用泡沫打包机当场压缩打包。如此一来,轻质泡沫被压缩成一块块高密度、沉甸甸的泡沫塑料砖,便于运输,增加收运效率,降低收运成本。示范点还设有废纺织物暂存区、废塑料暂存区、废玻璃暂存区等,每个暂存区还会进一步细分,比如废玻璃按照有色玻璃和透明无色玻璃两种分类放置。
此外,干湿垃圾箱房也在提质升级,近一年内添置了智能设备,提升作业效率。餐厨垃圾智能处理机可对湿垃圾进行油脂分离并脱水,经过6分钟的处理操作后,每桶湿垃圾最多减重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