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地》微信公众号上线后收到满屏青春“回忆杀”

娱乐 2023-01-08 04:15:34
7阅读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我们一家子和《苗地》都有很深的缘分。”“因为那次投稿及获奖,让我坚定选择文科。”“那时班上有同学作品入选《苗地》,我们全班都感觉牛气”……1月7日,《苗地》微信公众号在40岁这天正式上线,得到极大关注,收到了许多老朋友的消息。他们有的晒出当年的“老报纸”,有的展示了收到的《苗地》回信,还有的写下朋友圈“小作文”纪念青春,这一波波“回忆杀”,惊喜又感动。

“我们一家三代都与《苗地》有着奇妙的缘分。”成都教育工作者周航说,他的父亲吕谦是东城根街小学的退休语文教师,因为爱好文学与写作,他在任教期间就开始尝试着给报纸投稿,当知晓《苗地》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后,他就常常鼓励班里的学生参与投稿。

周航回忆道,他也曾是父亲班里的学生,当年向《苗地》投稿成为一种风尚,他也在《苗地》发表了一篇名为《我想走进那神奇的殿堂》的文章。周航的夫人郑珮,是川大附小清水河小学的一位语文老师,在她的带动下,班上的孩子也积极参与《苗地》的投稿,班上有好几名学生发表了文章,她自己也成为《苗地》的指导教师。

让周航更为开心的是,女儿周乐然在家人的影响下也喜欢阅读与写作。一次偶然的机会,女儿看到了他在《苗地》发表的一篇文章,一颗文学梦的种子也在女儿心中渐渐发芽,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女儿也开始向《苗地》投稿,如今已经发表了好几篇文章的她,成为班里小有名气的“小作家”。

“作品有幸上过一次《苗地》。掘得人生第一桶金——稿费8元。楷书、行书、隶书,各色字体书写的‘苗地’二字,搭配着当年孩子们自己的绘画和文字,共同构筑起童年的精神家园,成都‘80后’的集体记忆。”郝介姝如今已是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一名工程师,看到《苗地》微信公众号上线的消息,她感慨万千:“现在的孩子也许很难想象,那是1992年5月的一天,坐在爸爸自行车后座的我,享受着迎面吹来的微风和自己作文变成铅字的喜悦。30年后的今天,和孩子一起,期待与新《苗地》再次共鸣和相遇。”

“《苗地》的江湖地位,绝对是成都80后中年人心中的神话。”泡桐树小学西区分校德育主任李佳回忆说,那时自己就读实验小学,班上有个同学写了“苗地”两个字的书法作品在《苗地》刊登了,一个班都觉得骄傲无比,老师也说好作文的标准就是能登上《苗地》。“真的毫不夸张,那会哪个同学的作文能上《苗地》,绝对是很牛的一件事情哦。”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赵子君 谢函颖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精选推荐

随机推荐